5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主要负责吸收营养、排出人体代谢废物与毒素。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会经过肠道消化和吸收,一旦受损,身体将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因此肠道健康非常重要。
01 认识肠道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是营养物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全长约7~8米。
肠道
不仅负责消化
更是健康的基石
肠道是最大的“加油站”,人体约99%的营养物质都由肠道进行吸收。
肠道是最大的“排污厂”,人体约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
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 约60-70%免疫力来自肠道。
02 肠癌发病率高
令人吃惊的是,中国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肠胃病。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跃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约10%的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为局部晚期直肠癌。
结直肠癌防大于治,早筛早诊勿忽视。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但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并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患者发现即已属晚期,早期诊断率低。所以要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进行规范筛查,才能实现精准预防及早诊早治。粪便检查和肠镜检查都是常用的筛查方式。
其中,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通过肠镜检查,医生可以从肛门一直观察到回盲部,有助于患者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同时,大约90%的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的,而息肉作为癌前病变,可以直接在肠镜下进行处理。大量研究表明:肠镜检查既能预防肠癌,又能发现早癌,可大幅降低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而粪便检查(粪便甲基化基因检测)是一种新兴的筛查手段,是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特定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来评估结直肠癌风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无创、便捷、准确率高,能够有效识别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受检者可以在家中采集粪便样本,无需特殊肠道准备或饮食控制。
03 免费公益筛查
90%以上的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而从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进展期癌大约需5-15年,为预防肠癌提供了良好的窗口期。息肉属于癌前病变,通过早筛,及早发现、及时摘除,可以避免息肉癌变。
▲正常肠道黏膜癌变过程(图)
健康广东公益筛查
免费肿瘤早筛早诊
▲扫码预约免费肿瘤筛查